书单|关于五四运动,这8本书囊括了历史、文化、思潮、人物

今天是五四运动99周年纪念日。以下这份关于五四运动的书单,从各个不同方面用不同的方法对这段历史进行剖析解读,希望能增进读者对五四运动的兴趣与理解。

《重返五四现场》

叶曙明/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9年4月

《重返五四现场》是对五四运动这个历史过程的描述。此书的阅读感如书名所述,有如说书先生般的效果,书一开头的叙述就让人立刻来到了1919年,近距离观察五四运动缘起直至尾声,从个体记忆和公众舆论中聆听那些被历史烟云湮灭的声音,感受波澜壮阔的学生运动与悲喜交集的历史心情。

书中描摹五四人物的言行,勾勒被人忽视的细节与场景,呈现五四运动的历史逻辑线条,牵出前因后果与诸多方面。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现场来透视当时的历史与社会,构成了一幅立体的五四运动全景图,此全景图囊括了很多我们可能遗漏的重要信息点,能够让读者重新看清楚当时的诸多问题及其源起。

此书除了叙述的生动,故事的丰满,还兼具史书的真实可靠,叙述之后都有可考的史料记载与历史人物回忆。对“五四”历史了解不深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读物。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陈平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上一本是全景呈现图,此书便是局部细节图。书中介绍的“五四”之历史正如导言的标题“文本中见历史,细节处显精神”所说,是对当时个例的文本进行细节研究来勾勒。陈平原先生所谓的“触摸历史”是“借助细节,重建现场;借助文本,钩沉思想;借助个案,呈现进程”,这种取意味深长的细节、片段来重建历史的方法可以避免宏大叙事的一些缺陷。同时,他以历史逻辑与大背景来串联个例,来构造一场文化运动,而非将历史拆解为“一地鸡毛”。

陈平原先生对1919年5月4日当天发生的事件做了详尽的考据,书中第一部分叙述了当天各个行为的细节之处,满足了对史实好奇之心;后几部分通过对个例的分析阐述了“五四”中的文学之变化、大学之意义、文字之表达、经典之取舍等问题,在阐述中也不忘晚清时期留与“五四”的源头。

书所论及虽都是细节处,但掩卷后却对“五四”之整体认识有了极大的丰富。此书的研究范式有强烈的后现代意味,给予了沉寂的“五四”研究以一剂活血,是本十分新鲜的历史读物。

《共鉴五四》

刘再复/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

《共鉴五四》一书收集了刘再复先生发表的有关“五四”的访谈、对话、文章等。它的特点在于易读,两百多页,捧在手里很快就能读完。

此书以刘再复与李泽厚对五四运动的一番对话为序,对话大略谈及五个主题,虽未详尽,但多言及痛处:五四之先进、五四之反孔、缺陷、启蒙的变化、五四之诸子。正文第一部分为刘再复对五四运动的批评提纲,前六篇是对五四运动提出的六个痛点而分别作阐述的文章,也是后文六部分的总领,后三篇附上关于“五四”的其他文章。后六部分的展开陈述涉及对“五四”启蒙精神的把捉与批评、对当时运用“德赛”两先生的失误之处、“五四”之文学影响等问题。其中三篇分别是与姜异新、李欧梵、李泽厚三位学者的对话。

此书讨论了“五四”的很多方面,呈现了多位不同学者对“五四”的解读,多是涉及精神文化层面而非历史故事,对于想快速了解“五四精神”的读者很合适,内容、角度上丰富,行文通俗流畅,读完像是听了几位大家在一旁围坐对五四运动侃侃而谈一样。

《五四之魂》

林贤治/著 漓江出版社 2012年1月

《五四之魂》是对“五四”的颂歌,与《共鉴“五四”》主要是批判性评价恰巧处于对立。作者林贤治是一个非学院派的学者,书中收录的文章可见他虽“在野”却更富激情,文中不乏他对“五四”的独特见解。但此书是本带着浓厚个人特色的“五四”读物,因而有对五四运动基础了解再来读更合适。

此书副标题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林贤治在序中说:“一切历史都是精神史”,他从历史的尘埃中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及一串串意味深长的精神事件。书中14篇文章多是对“五四”时期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的描绘与评价,包括了鲁迅、胡适、陈寅格、丁玲、巴金、顾准、李慎之等等,批判性地审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历史道路及其生存困境, 并着力彰显出他们在困境中的言说方式及其价值选择。

这种有血有肉的丰富解读让人受益匪浅,但饱含个人色彩的理解同时也意味着争议。林贤治是一位鲁迅崇拜者,也是一位“五四”精神的颂扬者,他过于私人的理解可能产生偏颇,读者需要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

《自由神话的终结》

张宝明/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7月

解读“五四”必会涉及晚清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但此书作者张宝明却另辟蹊径,从孔子的仁开始讲起,让人忍不住想知道“五四”与孔子之“仁”如何勾连。

此书引言中提到:“如果说‘人的发现’是五四时期的显功,那么可以说五四以前的中国历史则有着很长的‘人荒’”,有“仁”而无“人”(Individual)。接着作者做了论证,从先秦郭店书简、《论语》、《尚书》、《礼记》、《诗经》、《墨子》到明代李挚、黄宗羲等思想大师,做了长时段的“人”之考察,并与西方人本主义做了对比,得出古代中国只出现了“民本主义”而没有西方式的“人本主义”的结论。古代之后,作者在正文部分考察了近代之“人”,对前五四时代、五四时代、后五四时代的“人”的发现的搜索,认为无论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还是五四运动,都与真正的“人本主义”擦肩而过,而五四运动及其后的一段时间内,“五四”渐渐远离启蒙的本意而走上歧路,最终走向自由的终结。

五四运动终因时代的局限而未能走向真正的启蒙,与上一本书的颂扬相反,此书更多的是反思,是一本令人清醒的读物。

《五四三人行》

石钟扬/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

陈独秀在蔡元培逝世时感慨过:“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不应该专归到那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此三人行之所从来。

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大护法”,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使新文化运动有了北京大学这块坚强阵地,而他成了爱国青年的保护者。陈独秀,《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新文化运动的创始者与领导人,是爱国运动的精神领袖。胡适之主张文学改良、推行白话文、倡言重估一切价值,成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他们一个“大护法”,一个“总司令”,一个“精神导师”,着力点不尽相同,但都是那个时代的路标。此书通过这三个“路标”在五四运动中的轨迹来检验当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对“五四”进行再认识。

此书除了能够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三位主要人物在五四运动中的作为与作品,还能通过他们的机遇看清当时先进知识分子与社会大众对于五四精神的接受程度与整个社会民主文化的发展程度。对于想要对“五四”有更深入了解的读者,此书是不错的切入读物。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陈万雄/著 三联书店 1997年1月

五四运动在知识界有着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而何以在百多年的各种历史运动中,惟有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能起如此巨大的作用?作者陈万雄对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做了一番考察。作者以扎实的史料与客观的态度论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想、白话文的倡导、西方文学的介绍等等重要内容都可在晚清追溯到其渊源,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此前的辛亥革命在革新思想上更有一脉相承的条理。作者期望通过打破以往历史时间分期的局限,得到对历史更为深刻的理解。

陈万雄先生所证之观点可能早已被大多数学者嚼烂,但他却以万分之勤勉从五四时期的庞大史料中一字一字寻找其中的玄机关联。做学术之人言论自然需有理有据,而不能想当然地随口说出,先生做学术的态度令人敬佩。这份史料累积的详尽论证脉络清晰,资料翔实,其中不乏独特的问题,比如孙中山先生对五四运动的看法,可以一读。

《文史杂谈》

周策纵/著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4年1月

此书为周策纵作品集的第二卷,分上下篇,上篇为“文史宗哲篇”,下篇为“五四及近代思潮”。涉及五四运动的下篇,收录了周教授纪念胡适的文章以及有关五四运动、中国文化现代化、简体字的文章。此部分可说是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之后续谈“五四”的精华之作。

周策纵先生认为不能把“五四”运动单纯看成一个政治事件或学生运动,而应该是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来研究,突出青年知识分子的倡导性、独立性和主动性。“五四”后发起的学生运动,基本都受了这场运动的启发,要求抗拒外侮、关心国事的精神正是五四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的延续。因此,要超越“五四”来研究“五四”。

周策纵先生对于五四运动的理解尤其客观而独到,全面而深入。此书涉及了他对“五四”之重要、“五四”中的汉学、文化自觉、思潮冲撞与一些偏颇得失的讨论,重点讲了胡适。作者与胡适亦师亦友,深入交往,所以对胡适、胡适思想的认识独具特色,这也是本书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

对话|国博图书资料部主任:想让世界看到文物里的可爱中国面孔

《百家说故事》系列节目“可爱的面孔”之《了不起的“美少年”》视频截图。

从《了不起的“美少年”》,到《四千年前的“酷小伙”》,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今年儿童节期间通过央视《百家说故事》系列节目“可爱的面孔”,向大众讲述古代经典文物上的可爱“中国面孔”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

翁淮南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一件件文物可以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华民族为什么跟其他民族不一样、我们为什么要走自己的路。

在单条时长不足5分钟的短视频《了不起的“美少年”》里,翁淮南从出土于河北唐县的“手捧书卷的江南少年”形象的陆羽瓷像,讲到了中国人喝茶的历史,更讲到了陆羽像出现在华北的燕山脚下,背后反映的是辽和宋通过谈判签下“澶渊之盟”,宋用茶叶等物质换取了和平,以及“澶渊之盟”后宋、辽茶叶贸易之繁荣,以及最终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的精神标识。他指出,茶为中华民族注入了伟大理性,促进了中华民族在大江南北的大融合。

而在《四千年前的“酷小伙”》中,那个少年留着短发,有着耳洞,打着鼻钉,脖子下面系着黑色三角形丝绸巾,身着紫红网格纹短上衣、下身着网格长裤裙,双脚上穿着长筒鞋,双手插兜,这打扮放到现在也是又酷又帅,足够时尚。

翁淮南希望通过讲述古代文物上的可爱“中国面孔”,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翁淮南说,他去过多个国家,走遍大江南北,拍了10万多张古代文物上的中国面孔,并最终挑选出约200个面孔样本,后续计划出一本关于“中国面孔”的书,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面孔、了解真实的中国。

古代文物中的那些“可爱面孔”

翁淮南介绍,“可爱的面孔”系列节目目前已经录制了6期短视频,除了这两天已经播出的《了不起的“美少年”》《四千年前的“酷小伙”》《一位东汉老人的说唱秀》外,后续还将讲到 “驿使图中的‘快递小哥’”、“漂亮‘小姐姐’五千岁”等内容。

汉代击鼓说唱俑。以下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这些视频都将通过一张张来自古代文物的鲜活面孔,来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有趣的历史文化。

其中,《一位东汉老人的说唱秀》要讲的是,出土于四川成都的汉代击鼓说唱俑。很多人在历史课本、书籍中看过汉代击鼓说唱俑,但翁淮南却从中发掘了一些精彩的细节与史实。

“他脸呈方形,颧骨突出,鼻子扁平,和三千年前的三星堆人有着传承关系……鼻梁上部有一颗秦汉人像少见的痣,样子非常可爱。”翁淮南说,汉代击鼓说唱俑面部表情丰富,不是当权者高傲的狂笑,也不是卑微者的媚笑,而是张扬着的欢快。透过这个说唱俑,我们能读出很多珍贵的历史信息:说唱艺术在汉代已经职业化;陶俑在山崖贵族墓中出现,说明汉代的精英阶层对幽默滑稽文化非常认可;说唱俑反映了汉代高超的陶俑制造工艺;说唱俑的出土和发掘,成为研究我国话本小说萌芽的重要资料。

翁淮南认为,说唱俑以市井人物和社会生活为焦点,反映底层生活的情趣,呈现民俗风情。从中依稀看到“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等人民安居乐业的治世局面。在一定意义上讲,“击鼓说唱俑”还可以算是中国说唱艺术的推动者了。

驿使图 画像砖。

驿使图中的“快递小哥”,讲的是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群出土的“驿使图 画像砖”中故事。翁淮南说,画砖中,马的四蹄腾空,马尾飘扬,而信使却稳稳地坐在马背上,说明信使业务熟练。从他穿着制服,戴着制式帽子,脸上肥肉随着马奔跑的节奏起伏,看得出他应是拿着“年薪”的专业人员,且当时保障的伙食不错。

翁淮南介绍,“快递小哥”的脸上并没有没有画嘴巴,这是因为邮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通信方式。有学者推测,不画嘴巴是古人故意为之,想表达的是古代邮政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而且,画中的“快递小哥”或许正是从古丝路驿站悬泉置,骑马去长安。它再现了离现在1600多年前中国邮政的情形,也被认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政的形象资料。

花卉纹 人头形 器口 彩陶瓶。

五千岁的漂亮“小姐姐”,则是讲出土于甘肃秦安的“花卉纹 人头形 器口 彩陶瓶”。这位五千岁的“小姐姐”留着刘海,短发则具有古代羌人披发样式的特征,耳垂上有耳洞,脸上好似用了化妆品,腹部微微隆起,正是女性处于孕育期的状态。

翁淮南认为,这个瓶子是集多子、孕育、供给、庇护等特征于一体的女性形象,意味着部落的生殖与繁衍,寄托了人们对于孕育新生命的祝福。这里塑造的“小姐姐”形象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祭祀色彩,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长久不息的向往。同时,它为我们提供了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物证。

用文物来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

“我们做这个节目不是为了纯粹讲文物,而是希望通过一件件文物来讲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华民族为什么跟其他民族不一样、我们为什么要走自己的路。”翁淮南介绍。

他说,在每条只有短短几分钟的短片故事里,他都埋下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线索,里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呈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就拿关于陆羽的故事来说,6000年前的茶碗跟现在的茶碗没有本质的区别,但透过它能让今人了解到几千年来的变与不变。

翁淮南讲到,陆羽的《茶经》诞生在1200多年前,而中国人喝茶的历史之长,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2001年,在浙江跨湖桥遗址曾发掘出一颗距今8000年的“茶树种籽”。有学者提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籽”。随后,在浙江田螺山遗址发现了山茶的树根,这是我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的遗存。巧合的是,田螺山遗址还出土一件小陶器,有把手,有洒水小嘴,很像今天常用的小茶壶。有学者推测,早在6000年前,浙江田螺山一带的人们已开始用陶器煮茶、喝茶。

“而距今上万年的上山文化,也是在浙江。这说明,在很早的时候,长三角就很发达,现在这些地方依然发达是因为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翁淮南说。

又比如,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红色?翁淮南讲了一个发现:目前发现世界最早的彩绘陶就在浙江上山遗址(11000—8500年),彩绘陶的一抹红色随后传播中华大地——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的红船起航,再到红四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有了五星红旗。

他认为,这体现出,红色是生命之色,是我们的价值观。红色代表阳光、向上的力量,代表了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向上的特质。很多东西就是文化的自觉,它是根子里的,是跟随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一点点沉淀下来的,是割裂不断的。

年轻人可从文物中传承、汲取文化自信

谈到文化传承,一些年轻人会觉得很多历史、文物离现在很久远。但在翁淮南看来,历史与文物都离当下很近。

翁淮南说,在人类的发展中,科技创新多体现在工具的发展上;但是中国人的思想上有一种独特的向上力量,一直未曾改变。

在一张张面孔里,甚至能够看到前人对后人的期许和关爱。为什么西方人讲究个性、张扬自我,中国人崇尚集体文化,要“子子孙孙永宝用之”?翁淮南认为,这体现的是老祖宗的固执——中国人的价值观不是为了自己活着,都是为了子子孙孙。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心广场周围分布5组建筑群,所有房屋的门均朝向广场,体现了一种凝聚和内向式的聚落格局。马家窑文化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地出土的距今5000多年舞蹈纹彩陶盆,三组舞人手拉手绕盆一周形成圆圈,并能依稀看见人面孔的快乐轮廓。它们的共性是同心圆式的文化聚焦,而非西方个性张扬式的文化散焦。

“文物里映照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翁淮南说,他希望通过文物来回答,何以为中华民族,我们为什么是今天的样子、我们未来是什么样子。

在翁淮南看来,人生的意义也在于去寻找意义,参观博物馆能寻找快乐、寻找幸福,找到人生闪亮部分,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充实,生命完美,本质丰富。所以,他特别希望年轻人没事多到博物馆看一看。

以“中国面孔”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

与此同时,翁淮南表示,他希望通过“可爱的面孔”节目、通过文物中的中国人面孔,来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进而真正“读懂中国”。

他指出,有些国际舆论场上对我们有一些固有印象。但我们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国龙也不是西方语境下带着邪恶文化标签的dragon(英文“龙”),我们要破除这种形象符号。所以,他想拿一些文物中的中国面孔来给大家看看,5000年的小姐姐、4000年的小帅哥长什么样,我们的老祖宗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们常说要讲好中国故事,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从理论到理论。”翁淮南说,中华民族是在中华大地上出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生长出来的。我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民族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然而,对于“为何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一时代之问,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

翁淮南还谈到,现在中国学界很多东西都是以国外中心的,用西方的理论、视角来研究中国,这使得我们在很多领域缺少话语权。他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不能让西方来给我们解释,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学者,他希望充当好桥梁作用,让文物活起来,让理论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讲出来,把中国故事讲好,让世界读懂中国。

正因如此,他希望中国面孔的美学标准,是由我们自己来定的。

为了做“可爱的面孔”,翁淮南坚持走遗址、跑博物馆,前后总共拍了10万多张古代文物上的面孔。后来,他和学生从中挑选出了200多件有代表性面孔样本。翁淮南介绍,短视频节目“可爱的面孔”中展示的面孔就选自其中。

相关问答

图书资料应该开具增值税专项发票吗

[回答]可以。开具人是一般纳税人的,可以开具。但税率不是17%。

计算机图书资料检索属于什么功能?

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工作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属于电脑应用中的查找功能。计算机文献检索的机制与手工检索类似计算机文献检索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查找文献。文...

某班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调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和...

[最佳回答](1)①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问题②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2)①应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②从身边小事做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3)①不用或少用一次性...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是多?-183****4450的回答-...

您可以通过书籍信息来获得分类号码。

档案与图书报刊资料文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_资料员考试_帮考网

档案件是本单位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因此,它不仅具有现实的依据作用,而且具有历史的查考作用和凭证作用。图书、报刊、资料则不同,它只是...

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怎么考?

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考试是由人社部门主管的考试,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并通过考试来评定职务等级。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方...

图书档案怎么整理?

1.为每本书标注编号或者条码,方便找到和归还。2.选择一个位置,将所有的书按照主题、类型、作者、年代或者其他相关分类方法整理归纳,按照不同主题和类型分...

食用植物油120200元,新鲜水果90000元。图书资料90500元,...

[回答]1.(1300001122300120200)×13%(9500010200090000)×9%2.(150000+15000)×13%

用计算机进行图书资料检索工作属于计算机在什么方..._资料员...

用计算机进行图书资料检索工作属于计算机在信息检索方面的应用。

"厂部用9000元订购月一批图书资料,经研究决定分三个月摊销...

[回答]这里可以分别做如下分录:第一个月,应付账款9000元,图书资料3000元;第二个月,应付账款6000元,图书资料3000元;第三个月,应付账款3000元,图书资料3000...